今年5月初,在一片掌声和摇曳的旗帜中,一辆卡车从蓝箭航天嘉兴火箭制造基地出发,搭载着浙产民营火箭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历时9天,途经数十个省市后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蓝箭航天火箭发射场,很快将择机发射。
【资料图】
20多天后,一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八位院士、数百位空天信息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出席,畅谈浙江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
从火箭发射到空天信息产业的畅想,在“航天圈”格外热闹的上半年,浙江在商业航天领域可谓动作频频,给予外界强烈的产业加速发展新信号。
实际上,近几年在全球航天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我国正积极投入到“航天强国”的建设中,商业航天得到快速成长。在地方上,包括浙江在内的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发展。
纵观我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历程,自2014底起步至今,经历8年多的行业萌芽和快速成长后,我国商业航天开始迎来生产、技术、市场与创新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发展机遇与困难挑战。
在当前行业发展的加速阶段,以民营经济为长、产业基础雄厚、政策引导俱全的浙江,正在逐渐探索开辟出一条更开放、更多元与更市场化的商业航天发展路径。
航天“新生力”集聚浙江
今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为天宫空间站征集商业化、低成本的货运服务方案,再次表明了中国对商业空间站项目持开放态度。
与本次吸纳社会优质力量对应的是,我国商业航天早已有了蓬勃发展之势,而民营企业则是商业航天的重要参与者。
“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商业航天相关企业大约超过300家。”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几年国内商业航天得到快速发展,集中体现在从业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
从商业航天的产业链分布来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卫星与火箭制造商,中游为火箭发射与卫星运营服务商,下游为应用环节,传统应用场景包括通信、导航、遥感,新兴应用场景则已经拓展至卫星互联网、太空采矿等领域。
据艾媒咨询预测,商业航天将进入黄金发展期,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万亿元。
很显然,这一新兴的万亿级产业市场,必将引发各地产业布局者的巨大兴趣。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包括浙江、湖北、湖南、海南、安徽、北京、上海、天津与深圳等多地从省、市层面出台了有关商业航天的规划与政策。
在浙江,商业航天已被纳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必选项,欲构建完整产业链。根据2021年发布的《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提出培育发展商业航天,包括商业运载火箭、微小卫星、北斗应用等领域,打造湖州航天产业基地、嘉兴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宁波航空航天智慧城等平台。
在此基础上,未来浙江将形成以湖州、嘉兴、宁波等地布局商业运载火箭,以杭州、宁波、台州等地布局微小卫星,以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金华、舟山等地布局北斗应用的商业航天产业布局。
而在市级层面,各地也纷纷发力布局商业航天。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杭州,其正聚焦卫星研发、卫星数据图像分析等领域,深耕空天信息产业领域。
例如,杭州云栖小镇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生态,吸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杭州智元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研发机构、产业平台落户,集聚空天地海生态企业200余家,初步形成了相对较完整的空天信息产业生态。
杭州之外,嘉兴、湖州、台州、宁波等地也纷纷在商业航天领域展开布局。
湖州德清的地理信息产业早已名声在外。除了地理信息外,湖州在火箭热试、制造及组装等领域也有布局。2018年,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在湖州南太湖新区成立蓝箭航天智能制造基地,并建设湖州热试车中心,成为全国首家大型民营液态火箭发动机综合测试基地。
“十四五”时期,嘉兴提出大力发展中、低轨道通信卫星、商业运载火箭等商业航天产业,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平台及载荷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等商业航天数据应用配套任务。2021年6月底,位于嘉兴市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内的嘉兴蓝箭航天中心首期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其欲打造集设计仿真、试验检测、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顶尖航天产业基地的关键之作。
纵观近几年发展,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浙江商业航天的产业画卷已缓缓打开,并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及卫星制造服务企业,这里既有长光卫星等“国家队”,也有蓝箭航天、时空道宇、地卫二等“民间选手”。
产业链的形成,往往被看做是产业能够正常发展并形成规模效应的一个标志。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浙江已有各类航空航天相关企业100家左右,涉及航空零部件及材料、航天设备等多个领域。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近年来浙江依靠雄厚的产业基础,坐拥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大等高校,以及活跃的民营资本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浙江的商业航天产业已初具规模,在当前全球商业航天发展加速的进程中,已经逐步呈现出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但同时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来说,浙江航空航天产业链的完整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从全国来看,卫星制造主要集中在北京等传统航天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随着航天产业的外溢效应愈发明显,以及空天技术需求的不断扩大,浙江应该利用好已有的产业集群与工业基础优势,重点布局日益市场化的卫星及运载火箭产业,未来将有望在这些领域展现出其产业积淀和市场优势。
规模生产是大势所趋
从行业来看,“工业化”造星是众多民营卫星企业的共同愿景。
不久前,2023空天信息大会在杭州举行,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在会上分享自己的实战经验与业务洞察。这些产业深耕者共同意识到,通往太空的“门票”是极为有限的,送更多卫星上天既是国际趋势,也是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赛迪顾问的研究数据显示,地球近地轨道最多可容纳大约6万颗卫星,到2029年,近地轨道大约将有5.7万颗低轨卫星完成部署。
而国际电信联盟明文规定,卫星频率和轨道的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规则。这意味着,地球卫星轨道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正因如此,部署卫星网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战略项目,特别是抢发低轨卫星,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占座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商业航天企业而言,打破产能瓶颈,迫在眉睫。记者在对浙江相关企业的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不少企业已将规模化发展作为商业航天发展的主攻方向,其基本的思路为以工业制造为基础,以将成果转化为大众应用为支撑,来最终实现降本增效。
例如,背靠吉利控股的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就提出“像造车一样造卫星”,将吉利在汽车制造上的工业标准化产线经验用于卫星制造,其位于台州的卫星超级工厂目前通过创新量产AIT模式,工厂研制周期得到大幅缩短,已实现日产一颗卫星产能,且生产成本下降45%左右。
“相较于传统定制化地造卫星,现在商业卫星的生产更像造汽车一样,通过工业化的模式,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时空道宇前瞻实验室负责人侯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比如汽车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前提之一是在零部件方面实现工业标准化。同理,我们在卫星总体设计阶段,设计通用化、模块化的卫星元器件结构,使其能够满足柔性化脉动式产线的批量制造模式,实现快速组装与生产。”
随着技术创新不断走向成熟,航空航天领域呈现低成本化的趋势也同样表现在火箭领域。
“批产”是行业内频频提到的一个词。随着国内商业卫星行业的快速发展,发射需求也快速增长,目前国内的商业火箭发射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这对于商业火箭公司的研制与批产能力建设来说,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蓝箭航天在浙江地区布局智能制造中心的用意便基于此。蓝箭航天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蓝箭湖州智能制造中心动力制造基地一期工程自投产以来,根据研制、总装的进度要求,已稳定、可靠地完成了多枚火箭所需发动机的总装总测任务。与此同时,即将完成建设的二期工程,将继续推动蓝箭航天提升发动机总装总测能力的升级。
“未来在商业火箭应用方面,我们将依托‘设计-仿真-制造-试验-发射’全流程的自主能力保障建设,对内实现自主成本可控,再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缩短研发周期,用批量化、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不断突破产品成本的下限,利用‘朱雀’系列火箭产品,对外形成高密度发射、低成本、高可靠性进入空间的主流竞争能力,对接全球太空经济发射服务需求,实现航天发射服务的商业闭环。”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商业模式探索亟待加速
除降本增效实现工业化生产外,商业航天发展的另一大痛点就是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与规模化的创新商业应用场景。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市场规模看,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迈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从应用场景看,虽然商业航天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发展空间及潜力极大,这种发展潜能吸引了资本市场的持续投入。
《2021-2022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趋势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商业航天产业平均单笔融资额从2014-2015年的0.02亿元,增长至2020-2021年的2.11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前资本持续大量投入商业航天产业,但是已经呈现出逐步向优秀企业靠拢的态势,随着资本逐步向优秀企业集中,商业航天企业需要加速商业化应用落地,形成先发优势。”张毅表示。
“卫星‘占位’很重要,但是现在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把创新的商业模式策划出来,也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金仲和强调,目前大多数创业企业依靠短期、投机性强的风险资本支撑,中长期的战略性资本较少,难以适应商业航天产业的投资要求和发展规律。于企业而言,明确创新商业应用策划,保障能让用户和资本长期获利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注意到,在当前整体市场向好的发展前景下,也有不少企业正在聚焦大众应用,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创新。
比如,上述提及的时空道宇经过行业调研和市场测算后,瞄准汽车、消费电子等市场,提供产品和数据服务,开拓航天产品与服务的消费级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时空道宇正在建设“未来出行星座”,该项目包含空间段、地面段和应用段。在空间段,公司自研的首轨九星已入轨,计划到2025年完成一期72颗卫星发射部署。在地面段,时空道宇在全球范围内建设高集成度星座测运控系统,并已建设完成覆盖中国的星座地基数据站网;在应用段,时空道宇向智慧出行、消费电子、无人系统等领域提供应用开发和服务。
“其实国内汽车和消费电子的市场空间还很大,以此为抓手布局商业卫星,不管是需求落地,还是产业纵深,都极具想象空间。以汽车为例,如果每一辆车里面都有卫星通信服务、卫星定位服务,未来我们的数据应用服务能产生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侯冰表示。
除了着眼于卫星制造与技术服务,在浙江也有民营商业卫星企业正在专注于将商业卫星与AI技术应用进行结合,探索更前沿的商业服务模式。
这其中,来自杭州临平新城算力小镇的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卫二”)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几家纯民营卫星企业之一,其致力于AI卫星及飞行器的研制、智能卫星星座的投资和运营,以及AI和遥感数据的垂直细分应用服务。
“就像智能手机提供了一个应用的平台,很多软件公司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将商业场景、消费场景推给消费者。同样的,卫星是一个搭载算力的平台,我们研制成功的卫星在轨运行后,会提供大量的遥感数据,而这些数据又通过算力,为客户的各类应用场景所使用。”地卫二首席算法科学家康亚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尽管浙江的不少民营商业卫星企业正在加快更具可行性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但就当前阶段的商业航天应用的整体市场而言,仍处在发展起步的初期阶段,商业模式探索、市场定位及技术研究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不足,与之相对应的资本市场整体运行机制也不够成熟。
“SpaceX在20年左右的发展进程中也经历了多次失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商业航天属于倒逼型产业,对于一些优质项目应该先投资再慢慢培养,行业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包容与耐心。
“商业航天同时具备高科技、高资本、高风险三个要素,相应地对资本的结构、专业人才等提出很高要求。同时商业航天的投资回报周期长,在基础研发方面需要无数次的试错机会,还可能会面临着一些来自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挑战,这些都要求资本要有足够的耐心。”张毅表示。
此外,张毅还指出,商业航天的未来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人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这就要求产业的发展导向要持之以恒,同时政府、资本与企业等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能够实现高效互动,从而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生态,这是未来真正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关键所需。
(作者:林倩梅 编辑: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