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年龄138亿年,太阳年龄45.7亿年,地球年龄45.5亿年,人类年龄几百万年。我们这群晚出现的人类,却成为了这颗星球的“主人”。那么,我们还能在地球上存在多久?
(资料图片)
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那么,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人类会不会还是“万物之恶”呢?
如果人类突然从这个世界销声匿迹,世界是变得更糟糕?还是变得更美好?没有人类的参与,这个世界会更加繁荣、生机盎然,还是会失去平衡、丧失生机?那些濒临危机的物种,会不会又旺盛起来?
美国新闻记者艾伦·韦斯曼(Alan Weisman),就此写了一本书,和我们讨论“如果人类明天消失,世界会变得怎样”。这本书的名字是《没有我们的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
好友寄送给了我新经典与上海三联书店联合出品的这本书,随书附上的还有本书策划杨晓燕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想特别向您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如此的恰逢其时,在末日感弥漫的当下给我们切肤的感受和思考”。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不知道该把这本书归在哪个类别。科幻小说、环境保护或是科普文学?我只能说,艾伦选了一个很巧妙的切入点,他没有去写人类像病毒,地球像宿主。而是假设有一天,人类突然消失了(小行星撞击、核灾难、超级病毒扩散、外星人突然将我们全体带走,送进银河系某处的动物园等),我们所留下的人类文明,或者说那些对地球的大改造和大建设,会面临怎样的结局?
艾伦是从一座原始森林的丰富生态环境开始谈起的。比雅洛维察原始森林(Bialowieza Puszcza),横跨波兰与白俄罗斯边界,面积约50万英亩,保持欧洲仅存的原始荒野低地,“就像你儿时睡前所听的格林童话中的那座深邃沉寂的森林”。这座森林是唯一生活着全部九种欧洲啄木鸟的地方。如果人类消失后,大概率整个欧洲都会变成像这片森林一样。
人类消失之后,大自然会如何接管这个世界呢?第一件事,它会立即拆除房子,把它们从地球上彻底抹除。大自然会以水为武器,慢慢吞噬掉一座庞大的,以混凝土筑成的现代化城市。以纽约为例,地铁系统中泛滥的洪水会腐蚀城市的根基。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会在人类离开后的第一个三月,就开始分崩离析(因为反复的结冰和解冻会让沥青和混凝土开裂)。城市迅速瘫痪,高楼大厦倒塌,博物馆中的艺术品、银行里成堆的钞票、美酒佳肴、锦衣华服统统会被积水、尘埃、霉菌侵蚀殆尽。
在人类消失的那一天,大自然还会立刻接手,填补这个生态真空。比如不计其数的鸟类将获得新生、兴旺繁盛。每年,6000万-8000万只鸟死在公路上,死于快速行驶车辆的散热格栅或挡风玻璃。每年,有10亿只鸟因为撞向玻璃而扭断脖子。仅在美国,每年有5亿只鸟类撞上各类无线电或手机信号发射塔。
大多数濒临绝种的动物数量将马上开始上升,大象的数量将增加20倍。此外,蚊子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首先,没有人类会再去消灭它们。其次,更多的土地变为湿地和沼泽,蚊子有了更多的家园。
当然,也有许多动植物会随着人类的消失,也一起消失。看似无敌的来自热带的蟑螂,会被冻死在没有暖气的公寓楼里。许多外来观赏植物会随同培育它们的人类文明一起消亡。如果没有人喷洒农药,苹果园将无法抵挡虫害,最终被本地硬木替代。在动物吃光人类种下的最后一批胡萝卜后,这种蔬菜很快会退化成无法下咽的野胡萝卜。
还有一些东西,即使人类消失了,它们也会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塑料就是其中的顽固分子。自塑料问世以来,总产量已经超过了10亿吨,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最近在人类血液中、母乳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颗粒。假设人类活动明天统统停止,突然间没有人生产塑料,目前地球上已经存在的这些塑料,要完成缓慢的自然降解,至少需要好几十万年。
阅读这本书时,你可以大胆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想想没有我们的城市,想想没有农田的世界,想想没有战争的世界,想想什么会消散,什么会永存。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我们到底是主角,还是配角?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生共荣的目标?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
在看这本书的同时,机缘巧合,我还去南京的德基美术馆看了正在那里展出的名为“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的一个先锋展览。这个展览的很多作品,都是对科技、生命、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空间的探讨,其中有一个是皮埃尔·于热的作品——《未耕种》。
艺术家在德国卡塞尔公园里面设置了一个摄像头,持续拍摄无人后的公园会有哪些变化?她将一个蜂巢移植到代表人类文明的石头雕像头部,在展览期间,蜂巢的增长速度已经使其头部被完全包裹起来。视频里面,还有一窝窝的蚂蚁和一条腿被漆成粉红色的名叫“人类”的伊比利亚猎犬。说实话,这些先锋艺术我不太能看懂。但这个作品我至少看明白了一小半,我可以用《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中的一句话来描述:“一旦有机会,大自然将焕发出怎样的生机?”
艾伦是在2007写作《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的,他应该没有想到,2020年会有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暴发。所以,大家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看完全书,那我推荐你们花48分钟看一部Apple TV出品的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The Year Earth Changed)。我给这部电影的豆瓣短评是:“描述新冠疫情一年封锁以来,全球各地的动物们当家作主的故事。第一次觉得新冠有如此大的好处,这个拍摄角度棒极了”。
如果说《没有我们的世界》这本书融合了科幻的想象和科普的翔实,那么《地球改变之年》就是该书活脱脱的视频解说版。大自然受惠于人类行动的限制,获得了难得的复苏。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世界各地交通陷入停滞,全球噪音减少了70%。沉寂的城市中,鸟儿一展歌喉,以人们闻所未闻的音调迎接着这不一样的年份,金门大桥下的白冠麻雀都有了新的求偶音调。
之前因为巨型游轮等船只的噪音影响,鲸鱼难以和远处的同类交流,甚至不能远离幼崽去觅食——它们害怕听不到孩子的呼唤。而当一切船只销声敛迹,鲸鱼们在水下的交流明显增多。雌性鲸鱼们也可以离开幼崽,共同计划捕食。影片中,数头鲸鱼合作,上下翻腾,吞食鱼类的画面非常壮观。
疫情使人类停摆,却让万物繁盛。当沙滩上的游客消失之后,海滩上开始有海龟自由地产卵,南非开普敦的小企鹅们,原来一天只能吃一顿,原因就是游客太多。成年企鹅早起捕鱼,要等到晚上避开游客,才回去喂养。现在没有了游客,小企鹅们一天可以吃上几顿了。同样没有游客的干扰,肯尼亚的猎豹更容易召唤和保护幼崽。在一个更适合交流、更易于捕食的环境中,动物的幼崽们茁壮成长。
在人类大摇大摆的日子里,许多动物都生活得胆战心惊。在人类暂时退场的2020年,南非的河马、金钱豹、特拉维夫的胡狼、智利的美洲狮、奈良的鹿群开始在曾是栖息地的城市里闲逛。影片中,金钱豹和摄影师在南非的度假酒店里相遇,双方对视了片刻,然后静静走开,双方都认识到了共享空间的美妙。正如影片的片尾所说:“在这充满逆境的一年里,让许多人再度看见大自然的美丽与价值,也从中得到许多慰藉”。
艾伦·韦斯曼在一次访谈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人类想作为地球的一部分持续长久的存在,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改变?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回归地球的万物生灵中?
没有了人类,世界是如释重负还是依依不舍?没有了人类,这个世界依然会继续存在,依然会水草丰美、生命繁盛。可是没有了地球的我们呢?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况?我想,当你读完我推荐的这本书,或者看完我推荐的这部记录片,观想之余,你一定会有你自己的答案。
(作者胡逸为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