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大学生对民族与国家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加入非遗传承、创新的队伍中,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邀请到4位优秀的中外大学生,作为非遗探访人,前往四地探访、体验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推出4期微综艺《非遗环游记》。
(资料图)
在福建武夷山当地茶人中,有一位80后女茶人颇具声望——她是中国茶叶领军人物、高级制茶工程师季素英。多年来,季素英坚持传统工艺制茶,并致力于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和推广。
在《非遗环游记》第二期节目中,季素英迎来了95后老乡,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王予柔。从品鉴一杯大红袍开始,王予柔在季素英的带领下,一步步揭开武夷岩茶的“正确打开方式”。
8岁习武,13岁练太极,季素英被王予柔称为“六边形战士”。事实上,多年来的武术功底为季素英从事制茶打下了坚实的体力基础。十几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她从体育教师转行制茶。几十年如一日,习武带给她的韧性和毅力,也延伸到了手工制茶中。身为女性,做起七八斤重的摇青没有一丝抱怨。
“岩骨花香”得益于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如果没有精湛的制作技艺,便可以说是浪费了这大自然的“天赐”。季素英记得非常清楚,从前想要在全武夷山找一家能够展示手工茶制作技艺全套流程的企业,可能性为零。由于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几经周折,他们才争取到在黄柏村设立一个可以完成完整手工制茶技艺的“试点”。从那个时候起,传承和发展武夷岩茶传统技艺就根植在季素英的心里。
季素英坚定只做无机械的手工厂。如今坐落于黄柏村的天地人和茶庄园,是季素英的“世外桃源”,也是福建省首批武夷岩茶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正是在这里,王予柔开启了一场“茶人体验之旅”。
“武夷岩茶是六大茶类中制作技艺最繁琐的,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掌握。”季素英说。
“食指卡在第三片叶子的杆子上面,拇指按在食指上面,然后用寸劲抖动。”茶叶顺势而下。从采摘到炭焙全程,包括采茶、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在内的每一步都是精雕细琢的技术活儿。采摘的“标准青”严守“两三叶加一芽”,萎凋须得第一片叶子完全垂下,摇青要撞得青叶“抱作一团”,炒青需徒手在滚烫的热锅里翻炒,揉捻还得要“核心力量”。经几十道纯手工工序精工细作,才得以生产出品质一流的武夷岩茶大红袍。
仅仅一日体验,王予柔就感受到一泡手工茶的制作难度。季素英向她介绍,武夷岩茶春茶的采摘期是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从最早的品种做到最晚的品种,这也是茶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新采下的茶叶就要马上进行制作,采摘从天亮采到天黑,制作又从天黑做到天亮。“每一天的循环都是通宵达旦。”
手工茶因为精工细作,耗时耗力极大,产量很少。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一些人开始以机械生产取代手工工艺。但在季素英看来,手工茶蕴含着茶人的精神。“我经常讲这是一泡有温度的茶,因为它实打实是通过人的手制作而成的。”从她开始,武夷山当地有了更多茶企业也走上手工制茶技艺的传承之路。
如今,季素英有了新的目标。“现在我们不但要把手工茶做好,还要做好茶文化的延伸推广。”2019年,她开始做电商。开网店、做直播、拍短视频,在多平台做武夷岩茶的科普和传播;同时研发其他品类的茶产品,比如月饼、茶食等等。她很清楚,要想推广武夷岩茶,还得打动年轻人。受女儿的启发,季素英还研发了一套“茶叶盲盒”。将不同品类的岩茶制作成盲盒,让非遗文化在时尚的浪潮中走向年轻人。
“作为福建人,我体会了武夷岩茶制作的整个过程,是非常自豪的。”慕名而来的王予柔让季素英看到了武夷岩茶在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作为在外地上学的福建人,王予柔偶尔也会向同学推荐家乡的非遗文化,“可能这个技艺我没有办法直接地传承,但茶人的精神我可以传递给更多人”。
在季素英眼里,茶不仅是一个产业,也是一个城市的代表,更是可以走出国门的文化象征。她希望有更多像王予柔一样的年轻人,“不管将来在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够回过头来了解、学习中国非遗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