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资料图)

失去了“水果第一股”标签的百果园,仍在资本圈中反复徘徊着。近日,百果园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今年5月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已失效。回看百果园的上市历程,几经波折。与此同时,百果园自身相对传统的业务模式以及水果较高的损耗,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或许对投资者而言,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

净利率3.2%

近日来,“百果园第四次冲击IPO”“重启上市日程”等之类声音不断,对此,百果园相关负责人依旧低调回应“更新招股书”。此次招股书更新了百果园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及门店数。

最新的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百果园实现营业收入59.15亿元,与庞大的营收规模相比,期内,百果园的净利率仅为3.2%,净利润为1.9亿元,相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从收入类别来看,百果园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新鲜水果,2019-2021年期间,百果园来自销售新鲜水果的收入占比均不低于95%。

然而,业内总说,水果零售的生意不好做,源于线下水果零售的高损耗。以百果园为例,从它的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2019-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9.8%、9.1%和11.2%,净利率则分别为2.8%、0.5%和2.2%。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水果零售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壁垒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指出,中国水果零售市场的市场规模在2017-2021年间由8980亿元增长至122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2%。与其他生鲜食品相比,水果销售包含多个卖点,可以实现差异化营销,水果销售利润相对更高。

百果园也曾在招股书中坦言,中国大生鲜零售行业高度分散且竞争激烈,为了有效竞争,公司可能会采取各种营销措施吸引用户,可能导致短期营销开支增长并降低利润。此外,进一步发展生鲜零售业务也将对供应链、仓储和物流等环节提出更高要求,产生更多运营成本。

相比之下,从渠道来看,百果园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加盟的门店,2019-2021年期间,百果园来自加盟门店的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80%,2019年时占比最高,来自加盟门店的销售收入占比将近88%。百果园也仍在差异化竞争之路上摸索。

品牌左右逢敌

百果园构建起数千家线下网络,生鲜水果作为非标品,百果园连锁中的库存管理,仿佛失掉了一些原属于行业的灵活性。

在国内,水果零售多以夫妻小店、商超零售、品牌连锁和水果电商等形式存在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照水果零售总额进行划分,排名前五的市场玩家加在一起所占的市场份额为3.6%。

从市场格局来看,水果零售未来增长不容小觑,这也给了百果园等头部零售商一定的想象空间。不过,百果园们能否在分散的市场中优势出圈或打破现状,既值得期待,又持有怀疑。

与此同时,以生鲜引流的小业态成为巨头关注的新模式,百果园在行业中左右逢敌。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生鲜商品本身具有高损耗特点,这需要门店具有很强的商品管控能力,既要及时调整动销最快的SKU,又能以最实惠的价格呈现给消费者。

相比之下,百果园的高端定位中,更贵的水果需要更高的毛利作为支撑以平摊到运营中。无论是品牌对水果提出的鲜度标准、还是“三无退货”规则等,其中压力多少会转移到加盟商的运营中。

模式待更新

百果园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企业线下门店相较上份申请书,该公司旗下新增了262家,门店数达5613家。值得关注的是,百果园也因为规模大、加盟门店占比高面临着管理、品控等方面的问题。在百果园的5000多家线下门店中,有99.66%为加盟门店。

据介绍,百果园主要通过由公司管理的加盟门店、委托管理的加盟门店及自营零售门店组成的线下门店网络向消费者销售水果。公司亦通过公司的在线渠道(包括百果园手机App、百果园微信小程序、主流电商平台及社交商务平台上的门店)或通过与公司合作的第三方外卖平台进行分销。百果园亦向若干有餐饮需求的主要客户(如企业、餐厅及高铁公司)进行直接销售。此外,百果园也从事小规模的水果批发业务。

在此基础上,相对传统、保守的运营模式对资本、投资者又有多少吸引力?据悉,百果园多次尝试在线上蹚路。例如,早在2018年于北京等一线城市投放200多台无人货柜“百果盒子”;2019年4月上线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尝试卖菜;2020年10月上线社区团购平台“熊猫大鲜”。

不过,截至目前,关乎“百果盒子”的进展信息仅停留在2018年,而“百果心享”平台已无处查询,“熊猫大鲜”则并入了“百果园+”微信小程序中。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百果园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很大的空间,因为水果和生鲜品类过多、区域性强、季节性强,产业结构复杂多变和落后,整个产业的数字化需要更长周期的投入。目前,百果园过于依赖线下加盟商,需要寻求渠道多样化。另外,百果园需要持续投入进行产品标准化管理,提升品质、较低损耗,提高性价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