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具有不依赖手机及网络使用等优势。
(资料图片)
在支付流程中,可弥合老人、儿童等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
未来硬钱包若想发挥更多作用,仍需要在所需场景进行创新,提升使用范围。
日前,中国银行正式对外发行数字人民币进博主题徽章硬件钱包。此前,中国银行曾官宣对外发行多款特色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综合来看,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面向大众落地的脚步正在加快。
从目前数字人民币发展脉络来看,主要体现软钱包为主、硬钱包为辅的格局。业界普遍认为,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是银行线下移动支付业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并在支付流程中,可弥合老人、儿童等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
银行布局提速
据中国银行方面介绍,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行的徽章式硬件钱包,持有者可使用数字人民币APP的“贴一贴”功能,绑定本人软钱包,进行钱包充值、余额转出、密码管理等操作。
而这并非中国银行首次推出数字人民币特色硬钱包。2022年9月1日,中国银行联合美团曾发布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低碳卡硬件钱包。彼时,据美团公布数据,显示数字人民币低碳卡硬件钱包在自9月1日起申领至9月20日停止申领阶段,有近45万人申领。此外,9月27日消息,中国银行苏州吴中支行携手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落地全国首张高校数字人民币校园卡硬钱包。
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已推出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比如,7月份,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工商银行公开发放硬钱包产品,产品分为卡式和手环式;农业银行此前曾在服贸会上公开展示一款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没有网络前提下也可以完成交易,据介绍该硬钱包具有查询、收款、付款功能;邮储银行也曾公开展出数字人民币“可视卡”等硬件钱包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运营机构之间竞争已经展开,越早开展数字人民币客户拓展的经营机构,越能占据先机。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是银行线下移动支付业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目前布局硬件钱包领域的商业银行以大型国有行为主,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针对国际化的大型展会,便利包括境外人士在内的参展人员进行支付;二是针对特定群体如老年人开展硬件钱包领域的研发跟推广。”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来看,银行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推广布局确实呈现出提速之势,硬钱包背后承载着机构较强的金融科技实力,既能够在离线状态下进行支付,也能够便利老年人等特定金融群体。
践行普惠金融
数字人民币按照载体可以分为软钱包和硬钱包。相比之下,在数字人民币规模化试点中,硬钱包鲜少落地。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具有不依赖手机及网络使用等优势。在支付流程中,可弥合老人、儿童等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较为常见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是可视化卡,类似一张IC卡,可满足用户日常消费需求。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推出各种形态的硬件钱包,并针对“无网”“无电”等极端场景,研发相应的功能,发挥数字人民币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推出差异化的支付结算方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除了是银行线下移动支付业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之外,也是完善无障碍适老化设计重要举措。
“央行一直高度重视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着力弥合‘数字鸿沟’,践行普惠金融等原则作为数字人民币研发的重要理念,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无障碍纳入全盘规划之中。基于数字人民币的特征,并对软硬件产品都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硬钱包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儿童等特定群体操作智能手机不便等问题,针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也是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未来能够更大范围普及的方向之一。目前来看,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还有一段路要走,例如行业性的技术规范,配套成熟的产业链条等。
“未来硬钱包若想发挥更多作用,仍需要在所需场景进行创新,提升使用范围,比如可借助社区、养老院等重点场景进行推广,在硬钱包设计上,可以考虑将社保、医保等老年群体高频使用的卡片与数字人民币进行结合。”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区域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少部分涉及三四线城市,大多数场景还难以体现出硬钱包的必须性和优势,并且硬钱包在制作、技术、推广上较软钱包成本更高,因此目前数字人民币软钱包为主、硬钱包为辅的格局,比较符合应用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