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部分国家应对疫情不力等因素冲击,全球市场掀起“金融海啸”,国际社会对经济衰退的担忧陡增。在全球战“疫”的惊涛骇浪中,中国“方舟”经受住了疫情冲击,成为阴云密布的世界经济中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事实证明,防疫和生产两不误的策略全面、辩证、长远。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复工率均超过90%。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积极向好。目前,全国除湖北外,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80%;中小企业开工率已达60%;受冲击较大的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复工率超过60%。中国经济正在提速换挡,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据预测,二季度经济将反弹6.5%-7%。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行稳致远,无疑将稳定全球市场,释放消费活力,是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利好。

“宅经济”“云生活”激发新消费

消费连续六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疫情激发了新的消费活力和增长点,以网购、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为代表的“宅经济”“云生活”乘势而上,蓬勃兴起。前两个月,中国实物商品的网上零售额冲破疫情阴霾,同比增长3%;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推出2000余项在线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中国经济结构不断提质升级,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日趋成熟,“宅经济”“云生活”等新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中国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靠保障,也为世界经济贡献了活力之源。

“中国制造”稳定全球供应链

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疫情发生后,比亚迪、富士康、格力、美的等企业迅速上马口罩生产线,仅一个多月时间,中国的口罩生产能力就增加了480%,无论是转产防疫物资还是稳产保供,都凸显出中国制造强大的生产能力。作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中心,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近200个经济体从中国进口商品。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中国口罩已成为全球的“紧俏货”。中国还优先保障全球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支持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等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中国这座“世界工厂”正加足马力,高速运转,有力维护着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稳定健康发展,为全球战“疫”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稳住外贸外资“朋友圈”

稳住外贸外资,事关全球市场信心。今年前两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中欧班列总计开行1132列,同比增长6%。化“危”为“机”,这是中国外贸韧劲与潜能的生动体现。前两个月,海南、福建、浙江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分别增长230.2%、149.5%、14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7%和15.1%。互利共赢,中国吸引外资的魅力不减。中国经济海纳百川,营商环境逐步改善,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落地开花,中国的朋友越来越广、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深入,为全球共同繁荣创造新机遇、开拓新空间。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国经济有其固有韧性和巨大潜力。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有1.7亿,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未来15年,中国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经济不仅拥有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更是世界经济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为全球战“疫”注入信心。在世界不确定、不稳定性显著增强的风浪面前,各国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才能经受住时代的考验。(作者郑归初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