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不少地方发展特色农业的“金名片”。在品牌建设带动下,不仅可以发挥出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势,拓宽销售渠道,还能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不过,在不少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虽然叫得响,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名气大、产品少”“特色足、链条短”“产量多、效益低”等问题。一方面,特色农产品影响力的形成,与区域内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就好比道地中药材一样,先天因素决定了单项农产品的地域局限性。如果只靠“洗洗泥、扎个捆、装个袋”,那么在产量无法实现大幅突破的情况下,只能挣点辛苦钱。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农产品消费不仅有初级产品的品质保证需求,也产生对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需求,这正是提升农产品价值的空间所在。

因此,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既要保持质的优势,也要解决量的问题,更要做深精的文章。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这些表述,对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链,发挥区域公用品牌的优势,具有非常鲜明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在现代农业格局中,一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农业生产不再单纯依靠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农产品销售也逐渐告别了“种出瓜菜找小贩”的传统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农产品从种到收、再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之中。特别是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下,企业日渐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比如,近几年,农业大省甘肃在全国率先培育建设“甘味”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省级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品牌建设体系,建立起包含60个地方区域品牌和500个企业商标品牌的架构。效果好不好,市场见分晓:春节前,仅甘味品牌中心就带动企业销售特色农产品上亿元,其中配送年货礼包10万多份。

甘肃的做法,就是将农产品的品质优势、品牌效应与企业的标准化水平、深加工能力以及渠道优势深度融合,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产业链。这一过程中,不少“农字号”企业不仅参与终端销售,还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约种植基地,通过统一提供种子、农资、技术等标准化服务,向前延伸到农业生产环节,既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也为企业自身的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材料。

没有品牌赋能的土特产,是离群之雁,竞争力不足;离开企业支撑的农产品品牌,也是空中楼阁,持续性不强。若将农业生产、品牌培育与企业支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或许能找到一条农民增收、企业盈利与地方发展多方共赢的品牌农业之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