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宁 图/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早上7点半,周清教授出现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的办公室里,看门诊、查房、讨论疑难病例,包括后勤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工作、教学教研……这是周清忙碌的日常。2018年成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以来,她以做科研的态度认真调查、走访、钻研,一份份提案为民生鼓与呼,为患者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相关资料图)

当选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周清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医学的目的是治疗患者,提案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医学进步的福利。”

攻克肺癌难题

在周清的导师吴一龙教授和团队二十多年的努力下,“让肺癌变成一个慢性病”已经从一个梦想,逐渐变成现实。周清说,二十年前提出这个想法时,大家都觉得遥不可及,可是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确实已经在相当大比例的患者中实现了真正让肺癌变成了一个慢性病。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周清总是把自己对事业的坚定和热爱传递给年轻的人们,她相信只要努力过,梦想就一定可以实现。当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时,周清和团队却异常清醒,“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现在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患者服用新药效果好,但有了耐药性怎么办?如何降低新药的价格?如何让就诊流程更便捷?如何提高基层医院的肿瘤诊治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医……”这些问题都是摆在周清面前的挑战。

能在家门口诊治恶性肿瘤

2019年广东省两会上,周清建议卫生监管部门应对体检中心加强监管,定期对设备和人员资质进行审查和考核;同时依据科学数据,针对不同群体,分别设定科学、规范、合理的体检项目。对需专科进一步治疗的疾病,由体检中心直接对接,在各专科设立体检后就诊通道,确保体检发现的早期疾病能够及时在专科指导下得到治疗,从而建立“体检—咨询—就医”一体化服务体系。

周清递交的提案很快收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还有数十家媒体对科学体检相关问题进行报道。不久后,周清在多个医院和体检机构就看到了更科学的体检套餐设置。她说:“患者可以花更合适的钱做更科学、准确的体检项目,自己在其中贡献了一份力量,真的很开心。”

今年全国两会,她带上会的提案主要围绕“让恶性肿瘤能在家门口的医院诊治”主题提出建议。“我们虽然在科研上让部分恶性肿瘤成为慢性病,但是一些来自基层的患者要千里迢迢来到大城市治疗,付出经济上和与家人分开的代价。”周清希望通过建设医联体、一体化诊疗联盟、县域肿瘤中心等模式,让三级医院带动提升二级医院、省级医院带动提升县级医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另一个重要方向。常规、标准的诊治手段在基层医院完成,遇到疑难复杂患者时,基层医生可以通过远程诊疗的方式,与上级医院的医生共同探讨最佳治疗方案,也可以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她说。

记者手记

医生要把关爱和温暖传递给病人

“你是医生,你不能单纯看病,必须把关爱和温暖传递给病人。”这是周清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作为管理者常常叮嘱其他医生的话。

周清常说,决定一位医生是否优秀和被患者信任,在医术的基本要求之上,决定性因素是对患者是否抱深切的同情同理之心。“在肿瘤病房,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人间百态,作为肺癌诊疗医生,需要更多地从心理学、社会学的层面关注病人和他们的家庭。”

当选政协委员以来,她更是把这种医疗的人文关怀向更大范围传播,“我们20年的努力让肺癌成为慢性病,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恶性肿瘤能够被扼杀在家门口的医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