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hatGPT“杀入”学术出版界,如何辨别“AI痕迹”?又该如何对待?我们跟两位C刊编辑聊了聊
(相关资料图)
每经记者 郑雨航
2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发的独家报道——《调查|国内高校已有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杰作”快赶上老师了!“AI作弊”怎么防?》登上微博热搜,截至2月11日晚间,热搜词条阅读总次数达到8817.9万。
撰写充满想象力的诗歌,编写程序,快速生成论文,制作数据表,纠正文章中的语法和表达错误......ChatGPT不仅能理解很多人类问题和指令,流畅展开多轮对话,其在学术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等开始规定限制ChatGPT的使用后,国内部分C刊发布声明称,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或撤稿。
那么,如今国内C刊已经发现“AI痕迹”了吗?怎么发现的,又要如何应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某出版社编务负责人,该出版社负责多个C刊的出版。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还未在学术期刊的外审稿件上发现有稿件使用AI的痕迹,“但如果ChatGPT被广泛大量使用,学术不端系统有一定基数后,重复率应该会被检测出来。”
此外,北京某重点大学C刊编辑部的一位编辑向每经记者指出,学术文章本身应该是具备原创性、科学性、创新性、准确性、规范性,而ChatGPT不能完全保证逻辑严谨、主题一致。但同时他也表示,新技术的应用就像大禹治水,宜通不宜堵。
期刊编辑能辨别“AI痕迹”吗?如何辨别?
2月10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布的声明中提到,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例如:ChatGPT)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在论文创作中使用过相关工具,需单独提出,并在文章中详细解释如何使用以及论证作者自身的创作性。如有隐瞒使用情况,将对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对于引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的,需请作者提供详细的引用论证。
另据微信公众号“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月11日消息,《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也发布相关声明,建议作者在参考文献、致谢等文字中对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如:ChatGPT等)的情况予以说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记者注意到,两则新闻被报道后,迅速占领了微博热搜,截至2月15日晚上21时许,#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的热搜话题阅读总次数达到740万次。
在热搜留言中,每经记者发现,对于暨南学报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的声明,点赞颇高的网友评论认为,期刊投稿中,可能很难识别是否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有网友调侃道,“意思就是我查不出来,需要你主动交代”,“暂时已经没办法阻止,只能先上升到‘人的信用’层面延缓一下”。
对此,上述重点大学C刊编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在编辑审查的一篇外审文章中,他发现,有的“蛛丝马迹”让人高度怀疑借助了AI工具。“这篇文章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其一,大量句子缺少主语;其二,标点符号乱用误用;其三,同一段落里的内容主题不聚焦。”
而上述编务负责人告诉每经记者,他们部门的外审稿一般找固定的编辑团队,多数在纸稿上进行,目前并没有发现用ChatGPT的情况。不过,翻译类题材的稿件已发现译者用机器翻译的情况,这些稿件中有各种错误,包括理解错误、逻辑错误。
“ChatGPT虽然省事,但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观点逻辑都差不多,编辑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他解释称,作者要在他们的学术刊上发表论文很不容易,审稿周期很长、流程非常复杂,并且多人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如果ChatGPT被广泛使用,一定会被发现。
另外,据他介绍,他们有专门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识别多篇带有“AI痕迹”的论文后,也能发现重复率。
学术界该如何对待ChatGPT?
不可否认的是,ChatGPT的问世,不仅在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轰动性效应,对教育和学术领域的传统模式也提出了变革和挑战。面对变革和挑战,教育和学术领域有拥抱也有“围堵”。
在学术期刊领域,上述有着丰富经验的C刊编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ChatGPT最近如此火爆,他也很好奇,并进行了一番尝试。“确实感觉到NLG(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又往前精进了一大截。就我个人工作而言,一些汇报、方案、总结性质的‘模式化’文稿,应该是可以借助ChatGPT来完成。”不过他也直言,对于分析报告、学术文章、课题申报书等“创新性”文稿,显然是无法用ChatGPT来完成的。
他还向每经记者指出,学术文章本身应该是具备原创性、科学性、创新性、准确性、规范性,具备这几个特征,才有可能成为学术文章。“ChatGPT恐怕目前仅能解决流畅性,而且不能完全保证逻辑严谨、主题一致。”
上述北京某出版社的编务负责人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学术类文章用这个功能(ChatGPT)真的很省事,但同时也指出(ChatGPT产出内容)语气比较规范,有一定套路。
“核心刊物的论文肯定是当前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具备真实性、独特性、前沿性,如果一时间出现大量雷同的文章,我们就不会采用。”这位负责人强调。
不过,前述C刊编辑还告诉每经记者,新技术的应用就像大禹治水,宜通不宜堵。
他认为,所谓需求决定供给,这么多技术公司致力于研发AI技术及其商品化,背后是巨大的商业蓝海。政府作为向社会提供基础设施保障的角色,应该借助“无形的手”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就像当初的共享单车进入全国市场,如果政府从一开始就进行监管,显然会引起民众的反感,而出现乱象后再对症下药,才能是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