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苗艺伟
近日,在第四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国内外多家再保险公司负责人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随着多国通货膨胀高企,自然灾害等多重风险叠加,全球再保险市场已经进入“硬市场”周期,保险市场面临着供给趋紧、费率增加,国际资本或寻求对全球再保险市场的重新布局。
中再产险王忠曜:全球再保能力供给趋紧
(资料图片)
在论坛上,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表示,首先,近年来,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市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累计到行业赔付损失超过一千亿美元,成为罕见的巨灾年份。
第二,全球的通货膨胀对于行业冲击也非常大,一方面,通货膨胀不仅使赔付压力增加,今年三季度末,行业内不少公司在责任准备金方面都有额外的计提,而且通货膨胀对保险费率上涨也有较大影响。此外,随之而来的加息周期对于保险的资产端、投资端也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王忠曜表示,虽然面临着巨灾风险和通胀影响,全球保险的供给侧却并未随之增加,再保险行业的资本反而同比减少了将近400亿美元,导致供给面临结构性不足的风险,因此,全球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的费率也将持续走“硬”。
在中国国内市场,王忠曜表示,需求端的直保市场非车险业务的发展较快,分保需求持续增长,但在供给端,由于国际保险市场可能有更高的资本回报,不少国际再保公司从承保能力角度,可能寻求对国际市场的“再布局”,而对中国市场进行调整。
王忠曜预计,因此,国内市场也面临着整体价格中枢上移的趋势,且在供给和需求端存在不小的错配,不少领域的业务排分缺口一定会有延续。整体来看,预计2023年,国内再保险市场的合约续转的“硬市场”一定会持续,整体承保能力的供给会趋紧。
“硬市场”(hard market) ,在保险行业,意味着监管更加严格、费率较高、保险条款较严、费用竞争减弱,承保利润率也会随之升高;而“软市场”(soft market)的现象则是监管放松、费率下降(赔付率高)、保险条款自由、费用竞争加剧,承保利润率下降。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等保险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产险的承保周期普遍存在,“硬市场”与“软市场”交替出现。
慕尼黑再保险常青:国际再保承保能力面临“再分配”
作为资深国际再保险专家,慕尼黑再保险(中国)总裁常青也表示,当下,全球再保险成为一个“硬市场”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宏观环境下,对于保险/再保险行业来说,资产负债表的两端都面临着结构性挑战。
具体来看,在负债端,保障需求在提升,特别是对自然灾害的风险仍在积累,同时,通货膨胀也增加了负债端压力;然而,在资产端,再保险行业在整体资本规模却面临大规模缩减的现实,五家大型国际再保险公司整体资本规模已经从900亿美元下降到670美元。
常青表示,由于中国市场和全球其他市场出现资本回报的“分歧”,慕再面临着承保能力在全球“再布局”,
常青表示,在硬市场状态下,慕再(中国)的竞争对手,往往是更多的是慕再集团内部的其他市场的这些CEO们。他表示,在全球其他市场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再保险费率上涨超10%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有些市场甚至涨幅达到30-50%,这样的高收入增长和高回报,对国际保险资本吸引力较大,可以预见,承保能力将大幅流向这些市场。
他表示,在中国市场,虽然通胀情况不会到欧美高通胀的状态,但是在后疫情发展的情况下,温和通胀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对于保险的长期负债端依然需要尽早考量,再保险也仍然与直保公司共同协商,来达到合理的价格水平。
瑞士再保险韩雪:挖掘市场下一个增长极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副总裁韩雪在论坛上表示,在全球宏观环境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国内虽然短期经济需求收缩、整体预期转弱,但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稳固,中国再保险市场依然展现了韧性,增长和利润率都达到了近几年的新高,正在向高质量发展。
同时,整个财险行业业务结构正逐步优化,在非车险的增长中,在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治理方面紧密相关的险种,包括责任险、农险等方面的发展还是非常高速,也给整个市场发展带来了驱动力。
韩雪表示,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们也观察到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带来的新格局,不少保险公司保险业一直服务的行业主体也经历了变革,因此,在新格局下挖掘保险领域下一个新的增长极,也是行业面临共同的挑战以及机遇。
他建议,第一,通过建立跨行业生态圈,促使保险业不断迭代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内容的质量,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新的预期。这些生态圈包括车生态,房生态、农生态等等一系列的生态中,通过优秀的场景方节点一直展开战略合作,来打造行业生态圈。
第二,数据保险化,通过和行业主体的合作,产业上下游的数据获取、整合、分析包括识别,更好判断底层风险的驱动因素,通过数据的价值链提高风险的洞察以及风控体系的建设,来提供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包括风险的管理服务,推动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以面对更精细化的市场需求。
第三,做好赋能服务,再保险行业更好地构建应对保险业态的变化,服务、赋能并且引入产品实现数字化、平台化以及体系化,解决价值链各个环节上运营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