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踩雷事件频发。

今年以来,已有7家券商披露了自己最新的“踩雷”事故。申万宏源、方正证券、安信证券、东兴证券、光大证券、西南证券、东海证券陆续披露了其新增涉诉项目,合计涉诉金额19.16亿元。

其中,有两家券商涉诉金额较大,其中西南证券起诉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涉诉金额9.87亿,安信证券则受“海航系”资金项目牵连,涉诉3.53亿元。

西南踩雷9亿质押违约

就在其他券商已经开始披露2020年一季报的时候,西南证券2019年年报仍迟迟未披露。但根据其公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27亿元,预计2019年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加7.83亿元到8.51亿元,同比增长约345%到375%。

从增速上来看,西南证券2019年或许有机会位列所有券商前排。

但不好的消息是,公司今年2月发布的两项涉诉公告,揭出公司资管计划18亿的“踩雷”,远远超过其2019年估算出的10亿左右的净利润。

公告显示,公司作为“西南证券鑫沅质押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在2018年11月16日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光控股”)就新光圆成(002147.SZ)股票质押式回购违约进行赔偿。重庆高院2018年11月受理了该案件,随后将该案件移送至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但直至2020年2月,金华中院才对该案件作出判决,确认西南证券对新光控股质押的新光圆成股票变卖款享有优先受偿权。

不过,时至今日,新光圆成已经变成了“ST新光”,该资管计划涉案金额则达到9.30亿元。

这笔2018年的追债行动刚才出结果,西南证券又卷入了另外一起诉讼。

2020年1月,作为“西南证券鹏瑞3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西南证券又对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未名集团”)就未名医药(002581.SZ)的股票质押式回购违约提起诉讼,申请对未名集团持有的未名医药股票变卖后的价款,优先偿付未名集团的本息及违约金等合计9.87亿元。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该案件。

事实上,未名集团自2019年下半年已频传“爆雷”、资金链紧张、“卖楼抵债”。

2019年12月4日,未名医药公告称,控股股东未名集团所持1.76亿股股份被法院全部轮候冻结。

2019年12月31日,未名医药则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未名集团触碰监管红线,非经营性占用公司体系资金5.07亿元,利息高达5435.67万元,上述违规行为未按规定履行相应的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山东证监局为此对未名医药及公司四名高管、控股股东未名集团下发警示函。由于该笔拆借资金无法偿还,身陷流动性危机的未名集团提出以其资产对其占用的公司资金进行偿还。

安信诉两资管公司偿3.53亿元

与西南证券同病相怜的是安信证券。

国投资本2020年2月公告了子公司安信证券两项诉讼案件,涉及金额合计3.53亿元。

两项案件均为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安信证券作为委托机构,代两家资管公司以安信证券的名义,将其所持证券质押给中证登公司。根据中证登公司公布的标准券折算率,将质押券折算成相应数额的标准券,并以标准数额作为融入资金额度,向资金融出方融资。

2018年10月31日,安信证券与北京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淳信资本”)签署上述交易模式的《质押式回购委托协议》,但由于2019年12月2日开始,淳信资本未及时在账户中补足交易所需资金,导致安信证券因履行担保义务垫付2.23亿元;

2018年11月21日,安信证券与北京京旅盛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京旅盛宏”)签署上述交易模式的《债券及基金质押式回购委托协议》,但由于2019年11月27日开始,京旅盛宏未及时在账户中补足交易所需资金,导致安信证券因履行担保义务垫付1.30亿元。

安信证券对两家资管公司提起了诉讼,要求偿还垫付资金及其他各项费用合计3.53亿元。

有参与类似项目的债券交易人士称,“资管公司买了债会找中证登用标的证券抵押融资,释放流动性,不过券商一般作为通道,承担的风险并不大,安信证券这样的垫付情况并不多见。”

根据公开信息,涉诉的京旅盛宏大股东为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5%,小股东为海航旅游管理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其大小股东背后的控股方均为海航集团。

而淳信资本的大股东为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资管”)。淳信资本网站显示,公司是中信资管参股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目前基金管理规模已近百亿。不过,中信资管官网对淳信资本的显示却有异常。外部链接进入中信资管官网,显示淳信资本为其子公司;但刷新后淳信资本则从子公司一栏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安信证券为多只海航债的主承销商,包括“09海航债”“13海航债”“15海航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