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酒道

从19家A股白酒上市企业2022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在消费场景、宴席市场均受到冲击的2022年,虽然业绩实现增长,也呈现出分化和集中的趋势,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白酒上市公司普遍库存增长。


(相关资料图)

2023年,白酒企业的一个共同主题是去库存,谁的库存消化得快,谁将占得新一年增长的先机。

白酒库存究竟有多高?

2022年19家上市酒企总存货达1323.6亿

经统计,2022年,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总存货1323.6亿元,如果算上非上市公司的存货,白酒行业的存货总量更大。

从上市公司数据显示,贵州茅台、洋河、五粮液存货位于前三。贵州茅台存货388.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6%;洋河股份存货177.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1%;五粮液存货159.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02%。

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8家企业存货较上年同期增长,增长幅度4.55%~35.22%不等,行业普遍面临去库存压力。其中,泸州老窖、老白干酒、古井贡酒、舍得酒业、今世缘、伊力特6家企业存货增长20%以上。

对于存货增长的原因,主要原因是2022年消费场景缺失,导致渠道层面库存积压严重,从而对上游酒企产生连锁反应。在白酒产业链条中,有相当一部分存货会积压在流通环节,躺在各级经销商的仓库中。

渠道库存高是一个普遍现场,这从酒类流通企业年报数据中也可以感受到。多家流通企业2022年的库存明显增加,多的增加了近30%,少的也接近10%。以华致酒行为例,截至2022年底,其存货规模高达34.29亿元,占其总资产的40%以上。

此外,合同负债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渠道的情况。截至2022年底,18家上市酒企合同负债整体同比减少5.47%。同期,11家公司的合同负债下滑,其中酒鬼酒、古井贡酒等同比降幅超五成。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总体合同负债微增0.08%。

由此不难看出,如何缓解库存问题,是摆在酒企和酒商面前的共同的难题。有观点认为,近三年来白酒渠道扩容快速,新渠道的消费能力不强,渠道竞争骤然升温,消化库存是今年的首要任务。

行业进入新周期

2023年拼的是去库存速度

面对酒企新一年的增长需求,谁的库存消化得快,谁的价格倒挂恢复得快,谁就能在新周期中胜出,因此加快渠道库存的消化至关重要。

针对目前的市场库存情况,和君咨询副总经理,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对长江酒道分析:“目前,库存压力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名优品牌及部分酱酒品牌。名优品牌由于其自身的品牌力,相对来说去库存的进程会快一些,部分酱酒品牌则因为品牌力弱、营销布局尚未完全成熟等原因去库存则会慢一些。”

“从库存来看,广东、山东、江浙沪、京津冀等白酒主流消费市场终端去库存基本完成。”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认为,“这源于春节终端补货积极性在不断提高,经销商、贴牌商、开发商库存压力大幅度缓解。”

精细化库存管理,是去库存的第一要义。李振江指出:“去库存首先需要做的盘点库存是否在合理区间。” 5月5日,五粮液在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就库存问题作出回复:“五粮液产品渠道库存量不到一个月,属于正常水平。”可以看出,精准的库存量对于企业下一步动作来说,能够提供方向性作用。

加强B、C一体化,加大终端投入,也是重要的去库存方式。酒企在品牌端上应主动探索更多消费场景,以更多活动促进消费,更多地和消费者沟通互动。19家A股上市企业年报显示,大部分酒企2022年的销售费用大概都增长了10%以上。可以看到,大小酒企均在营销上大手笔投入。因此,吕咸逊建议,酒企及酒商应加大终端投入,以找到消化库存强劲的新渠道。

坚持去库存的常规动作——“控货稳价”,以实现企业蓄力增长的目标。实际上,自今年年初以来,不少酒企宣布了停货计划。以山西汾酒为例,今年2月份,山西汾酒传出“全面控货”“计划停货20天”的消息。

对此,李振江指出,在去库存压力及增长需求下,2023年酒企将在停货稳价及持续向市场压货之间来回摆动,带来价格波动。“今年有库存压力的名优品牌和头部的酱酒品牌将呈现出价格的不稳定性。”

目前,白酒行业正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在行业集中度上升,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变化的背景下,即使在疫情后消费场景大规模恢复的前提下,2023年白酒行业去库存依然需要时间。

有资深行业专家预测,预计主流品牌主线产品渠道去库存基本在2023年三季度完成。可以预见,2023年第二、三季度,去库存依旧酒企们的重中之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