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追忆梁邦昌:“邦之彦兮”,酒业其昌
大师已远行,而大师之遗风则将不朽。
2023年2月9日,中国白酒泰斗梁邦昌先生逝世,享年87岁。
【资料图】
梁老的一生,对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对白酒品质升级、品牌升级,对众多白酒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功勋卓著。讣闻一出,酒业各界纷纷发文,追思缅怀。
诗经曰:“彼其之子,舍命不渝……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其大意为,“他是这样一个人,宁愿舍命也不改气节;他是这样一个人,是国家的贤能俊才”。
梁老当然是这样的人,是“舍命不渝”的“国之俊才”。
在其65年的白酒生涯中,他发明人工培育老窖池技术、创立黄淮浓香新流派,他大力培养酒业人才,对企业“力所能及必应允”,耄耋之年仍思虑不止、笔耕不辍。
推荐阅读:
梁邦昌万字长文:从茅台启示录,看白酒业“五化”与“两策”
老秦会客厅:梁邦昌的“启示录”|视频
梁邦昌再发深度长文:建国以来影响白酒业发展的十件事
梁邦昌:美酒犹如一部液体的交响乐
梁邦昌最新长文:白酒业几个问题的思考
梁老其酒,梁老其文,梁老其事
➊
梁老和他的“洋河三十年”
追忆梁老,绕不开他工作和生活了三十年的洋河酒厂。
梁老曾回忆道:“对我印象最深,最重要的经历毫无疑问是在洋河工作的那一段时间,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洋河跻身中国八大名酒。”
1958年,21岁的梁邦昌从广州轻工业学校酿造专业毕业,北上江苏,进入洋河酒厂担任车间技术员。
彼时,与新中国同龄的洋河酒厂刚满9周岁。在梁老的记忆里,距离南京只有二百六十多公里的洋河镇,“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不通汽车,镇上百十户人家,多数是草房,黄泥马路上尘土飞扬,镇上没有多少店铺。”
当年,风华正茂的梁邦昌或许自己也未曾想到,自己会在这个陌生的异乡,一待就是三十多年,因为按照他当时的想法,在洋河工作几年,自己就会回到家乡广东。
改变他这一想法的,是进厂五年后的一句承诺。
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洋河落选中国八大名酒。
失落与遗憾笼罩着整个洋河酒厂,身为技术员,梁邦昌更是不服。他向领导、也向自己立下军令状:“非要把洋河酒变成琼浆,我才走。”
随即,梁邦昌与团队共同查究落选的原因,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使用水泥窖池酿酒,品质跟不上。他随后提出的建议在当时可谓十分激进:改酿浓香,六百多口地缸和水泥窖池全部改成酿造浓香型的泥窖。
幸运的是,这一提议得到了时任洋河酒厂主要领导的支持。窖池建成后,要酿出好酒,还需要想办法让窖泥生香。
此时,泸州老窖已经完成“人工培育老窖”试验,将泥窖的成熟期由50年缩短到5年。但梁邦昌并没有选择直接引进泸州老窖的窖泥和微生物群,“四川的微生物不一定适合洋河的水土”。
梁邦昌独立展开了对窖池的分析研究,他发现浓香型大曲酒的主体香是己酸乙酯,己酸乙酯的生成又靠己酸菌的作用,而己酸菌栖息在泥土里,只有在泥土里活动才能产生己酸乙酯的香气成分。他将菌种进行分离、培育、优化,研究它们的习性,并在6个池窖开展扩大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项人工老窖新技术,使洋河酒厂只需要用一年多时间,就能生产出优质好酒,为全国首创。梁邦昌也由此发表论文《浓香型大曲酒的人工老窖和发酵工艺》,被业内广泛认可和采用。
对洋河来说,这一创举显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让洋河大曲也在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一举跻身“全国八大名酒”之列。
也是在这届评酒会上,白酒确立了香型划分,八大名酒中浓香占据其五,以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的川派浓香,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优势愈发凸显。
名酒评选折桂,变革仍在继续,洋河的机会很快也来了。
彼时有白酒专家认为,香型划分,某种意义上也限制了白酒的多元化发展,他们提出“白酒在味不在香”。梁邦昌由此产生了新的思考:“既然在香上比不过四川,那我们能不能在味上来赶超?”
秉持“重味轻香”的理念,梁邦昌对洋河酒进行了超低温缓慢发酵工艺等一系列酿造技术创新,并为洋河酒总结出“甜、绵、软、净、香”的全新表达。自此,一个有别于其它浓香风格的新流派正式诞生。
后来,洋河大曲蝉联第四届、第五届国家名酒,“那个时候很多同行来洋河学习,洋河镇上的宾馆都住满了”。
也是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举办的1989年,梁邦昌离开洋河酒厂,调入江苏省轻工厅,那个一心要“酿出琼浆”的年轻人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两年后,54岁的梁邦昌回到故乡广东,任中国轻工物资供销华南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在异乡生活三十多年,普通话愈发熟练,却也依旧保留着广东味道。
而在洋河酒厂的史册里,留下了一位酿酒匠人浓墨重彩的一笔。
➋
“邦之彦兮”,酒业其昌
不揣冒昧,梁老的名讳中,当有祝福国家昌盛之意。“邦昌”二字,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也传递出一个时代的人们共同的家国情怀。
回看梁老守望一生的白酒事业,“邦昌”或可延伸为祝福酒业昌盛的宏愿。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年代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人们职业操守的“标配”,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在酒业,就有无数这样的鲜活案例,比如,和梁邦昌同时代的高景炎、季克良等行业泰斗。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宿命”,就在梁邦昌从广东北上抵达江苏的4年后,比他小两岁的江苏青年高景炎,向北前往北京,续写清香品牌红星二锅头的新篇章;6年后,与高景炎同岁的季克良向西踏进贵州,由此与茅台、酱香白酒结下不解之缘。
三位白酒泰斗酒业开始的情境大致相似:
在洋河镇,梁邦昌看到的是“多数是草房,黄泥马路上尘土飞扬”;
在北京,高景炎经历了“在前门大栅栏的小旅馆里熬了10多天之后,租辆三轮车,带上铺盖卷”,抵达了位于八王坟的北京酿酒厂;
而一路奔波7天多抵达茅台镇的季克良“入眼处是零落的厂房,用酒坛砌起的宿舍以及落后的生产设备”。
还有一些相似点或者更为重要:毕业于广州轻工业学校的梁邦昌,以及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今江南大学)的高景炎和季克良,都是那个年代的青年才俊,是满怀热忱投身国家建设的“邦之彦兮”。
当然,在他们之前或是之后,还有更多为中国酒业笃定奉献的大师们,他们笃定奉行“一生一事”的信念,让中国酒业的功勋墙上群星闪耀,熠熠生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梁老的酒业生涯中诞生的“琼浆”,远不止一瓶洋河。
梁老始终在为白酒事业繁荣发展的奔波。2000年,年过六旬的他出任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专家组组长,与另一位白酒泰斗周恒刚一道,大力培养评酒人才,提高评酒技术,并亲自到大大小小的酒企进行交流咨询、技术协助和难关攻克,为白酒事业鼓与呼。
即便是到耄耋之年,梁老每年仍有一半时间奔波在酒企。对于行业活动或是酒厂邀请他去指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他通常都会应允。
“要尊重企业,尊重同行,不能因为这个企业大、有名(就去),那个企业小就不去。”这或许就是大师之风,是后来之酒业人理当引以为榜样,是一颗“酒业同好”“酒业其昌”的赤子之心。
➌
“布道者”梁邦昌
在酒行业,梁老就像是一位“布道者”,到处奔走,呼吁企业坚守品质,同时为行业把脉,将自己对行业的思考与忧虑诉诸笔端。
2020年4月的第一天,梁老在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发表长达万字的署名文章《从茅台启示录,看白酒业“五化”与“两策”》(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文章发表后,迅速引发行业热议。
有人感动于梁老年过八旬的大师风范,不仅依旧奔波于酒厂车间,还字斟句酌、笔耕不辍;也有人赞叹梁老一生都在关注和思考酒业的发展、走向和对策。
而对于文章内容本身所传达出的观点和对行业的深刻见地,则更令酒业从业者受益匪浅。
2020年,酱香热潮方兴未艾,梁老以茅台酒发展为论据,分析了这个民族品牌成就辉煌的经验与效应。
他在文中呼吁,“白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品牌生命力以及品牌价值为竞争力的核心。”并以名列白酒品牌前列的茅台、五粮液、洋河的成功经验为例,指出了培育内生性动力、辅以外加推动力的重要性,“增加内力的重视和投入,实现内外力的协同发挥,是行业和产品发展之要义。”
类似这样的观点,立足整个行业,思考深刻,且深入浅出,对企业的品牌化发展可谓醍醐灌顶。
而对于2020年前后的赤水河“酱香大跃进”,酒业同样产生困惑:到底是繁荣,还是乱象?
梁老一言中的:这是繁荣中的乱象。在文中,他既肯定了酱香热的成绩,又指出了酱酒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批曾经“大步快跑”的酒企受此影响,选择慢下来,反思企业的品牌化路径。
时隔3年,酱酒品类逐渐趋于理性发展,越来越多的酱酒企业将发展的眼光从市场端转向消费端,注重品牌故事,建设品牌文化,挖掘品牌内涵,讲述酱酒之美。
倘若将时间再拉长,许多年后的酒业人再回看这篇万字长文,当感念梁老恩德,而彼时的酱酒产业若得此惠泽而更加繁荣,梁老的心愿亦可得到慰藉。
作为一位深耕酒业六十多年的老人,梁老几乎亲历了新中国白酒产业从起步到繁荣的整个过程,其间不乏一些酒企的起伏坎坷,对于行业的阵痛或是隐疾,他当然有着足够的发言权。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是在人生最后岁月里,梁老依然积极为行业建言献策,将他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与见解公之于众。
2020年11月,云酒头条作为唯一受邀媒体,参加了梁老83岁的生日庆祝会。会上,梁老谈论了“建国以来影响白酒业发展的10件事”。
2021年6月,梁老在云酒头条发表署名文章《美酒犹如一部液体的交响乐》,从品酒、文化、技术以及人才作出分析,并再次提出“希望酒企能重视对这些内生性动力的梳理和发挥”。
同年8月,梁老发文《白酒业几个问题的思考》,提出白酒行业应当提高酿酒劳动者的素质和地位,“这关乎全行业的时代品位”。
他说,“行业同仁应当记住,白酒是他们(基层酿酒劳动者)造出来的,应当从他们中间培养和选拔出更多的‘酿酒大师’。”
正如他所说,“洋河荣升国家八大名酒和国家名酒‘三连冠’,我是尽了力的,但真正的英雄还是洋河的酿酒工人,比如一些技术措施、研发试验,没有他们的配合支持和参谋,就会事倍功半或适得其反。”
无论是对行业的所思所虑,对企业的“力所能及”,还是对基层酿酒人的深切关怀,无不彰显着梁老作为酒业大师的标杆风范。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今,大师已远行,而大师之遗风则将不朽,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酒业后来者前行之路。
*编者注:梁老于1937年9月生于广东顺德,遵照广东风俗习惯,享年依照逝者虚岁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