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邵鲁文
(相关资料图)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对大食物观如何更好理解、如何因地制宜践行?“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食物消费结构变化
专家表示,贯彻大食物观,关键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三个拓展”: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实现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
“管住、管好耕地的同时,树立大食物观,瞄准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生产和供给,形成多元化的供给体系在当前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说,大食物观要求,守好“米袋子”的同时,要拎稳“菜篮子”、端牢“油罐子”。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152千克降到2021年的124.8千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降到2021年的170.8千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说,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的食物80%来自主粮,但如今,这一现象正发生根本性转变。现在,主食越来越不“主”、副食越来越不“副”,老百姓从“吃得饱”到追求“吃得健康”。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正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青说,从传统的粮食安全观转变到新时代的大食物观,建设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成为加快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有助于构建新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
探索多元供给
记者采访发现,多地结合资源环境,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拓展食物供给途径。
我国大水面资源丰富,通过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深远海鱼类养殖,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优质蛋白食物资源。向江河湖海要食物,一些沿海省份正积极探索。
山东海岸线3500多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海洋资源丰富。作为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省份,山东依托这些“蓝色粮仓”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类野生养殖。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践行大食物观,一些地方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坚果、野生浆果、优质食用菌等资源丰富。如今,木耳等食用菌类成了大产业,当地多家企业专门从事食用菌种植、菌种研发,有效满足市场对食用菌的多样化需求。
地处“黄金奶源带”的内蒙古,抓住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畜牧业。
设施农业是利用工业化生产理念和工程技术手段,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也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张友军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设施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可以有效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在蔬菜总产量居全国首位的省份山东,以“中国蔬菜之乡”寿光为代表的生产基地,近年来利用物联网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山东还提出,要着重推动日光温室宜机化、塑料大棚标准化、连栋温室规模化、菇房与培养房智慧化。
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升级
记者梳理发现,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多地正积极完善相关政策。《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提出,树立大食物观,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受访专家认为,更好实践大食物观,未来需要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强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向设施农业聚集,提升设施综合生产能力。
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罗明忠说,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培养高素质农民,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从而推动农产品由“量”向“质”的转变。
大食物观概念的普及,还需要在全社会树立食物消费新观念,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优化与升级。尤其是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鼓励减量、营养、健康、绿色消费,反对浪费食物。“通过营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让广大群众树立起合理、平衡、适量的食物消费新观念。”山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韩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