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10日电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这个暑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联合组建了“数字秦岭生态卫士”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秦岭脚下的西安市鄠邑区栗峪口村,打造暑期“科技小院”,以科技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据介绍,围绕秦岭沿线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现状,“数字秦岭生态卫士”暑期社会实践队先后赴西安市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和秦岭沿线20余村庄进行调研,通过与秦岭保护总站的工作人员以及村委会座谈、走访村户等充分了解秦岭生态保护现状,挖掘秦岭保护及沿线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现状,为科技服务环节提供事实和数据保障。
【资料图】
实践队走访村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调研发现,秦岭及其周边农村地区的生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林地得到恢复与保护,同时开展了水土保持工程,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到持续推进。此外,当地还聚焦旅游资源优势,以特色农业助力经济发展与品牌打造,以乡村旅游升级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但仍存在山区信号覆盖不均匀、生态环境监测不足、农村电商运营力欠缺、乡村旅游宣介工作科技支撑力不够等问题。
结合调研结果和现实需求,实践团队的五位科技赋能指导教师在暑期“科技小院”发布了五个相关科研课题。在接下来的8天时间里,48名实践队员分五个小组,在指导老师和硕博士的指导下,开启科技赋能探索实践。
实践队进行调研记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说干就干!实践团队以栗峪口村为基地,对栗峪口村和村外山上进行区域划分,并在各个区域进行信号强度、海拔、经纬度等数据的测试及收集,随后进行插值、拟合、归一化处理,最终绘制出了栗峪口村以及周边山上的信号强度图和电磁态势图。实践队还完成了“秦岭关中环线数据集”和“秦岭地形数据识别模型”的制作。
同时,针对栗峪口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现状和现存困难,实践团队利用西电一号卫星、无人机航拍、地面摄像机,对秦岭周边生态环境进行采集分析,并结合年代变迁分析乡村发展历史,为周边乡村建议切实可行的新发展范式;通过空天地数据采集精准分析农作物生长情况,助力葡萄生产,并建立栗峪口村等乡村三维数字孪生系统,打造创新数字农业新模式。
实践队助力乡村生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针对乡村旅游宣介工作科技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实践队通过无人机获取图像资料,总结出了栗峪口村2020-2023年四年间的发展变迁情况,为数字乡村空间规划提供有效支撑。此外,实践队还通过三维数字化建模,将栗峪口村的自然环境、建筑风貌、农田农舍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让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乡村。
实践队助力乡村生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针对农户电商运营力不足的情况,实践队结合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款“秦岭助农”小程序,搭建了秦岭农户与周边地区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活动体验需求者之间的桥梁。高效、扎实、丰富的实践成果让栗峪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利军连连称赞:“西电的学生真了不起,不仅调研结果非常准确,还可以通过技术解决我们发展的难题!”
“走向社会大课堂,走进乡土中国,在‘自找苦吃’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当地村干部的感谢,让实践队员们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更加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通信工程学院实践队员姜岩说:“能为秦岭保护和乡村振兴做一点贡献是我的荣幸,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完善和推广实践成果,持续为秦岭保护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