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实习生 高梓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推动民生问题解决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了解到,近年来,天园街不断探索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发挥人大代表“桥梁”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赋能,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助推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城中村一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位于天园街文昌社区的儒林大街是典型的城中村,常住人口3900余户。从福建莆田来此定居近20年的郭老板见证了这座城中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这些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水浸街,还经常因为乱倒垃圾引发污水问题;楼与楼之间垂放着各种杂乱的电线、网线和电视线,非常影响美观。”郭老板说,而这几年,他能感觉到城中村的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道路变平整了,电线扎起来了,也看不到垃圾乱放了,环境更加干净整洁,生活舒适度也大大提高。”他说。

近日,记者来到儒林大街实地走访看到,这里不仅环境外观焕然一新,还新增了不少便民设施,如电动车充电桩、垃圾分类投放点、消防管道等。文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徐健恒介绍,目前社区共设有垃圾分类投放点6个,每个点均有24小时高清视频监控,杜绝乱投乱放;加装12条消防管道和200个宣传栏,针对垃圾分类、社区综合治理、防电信诈骗、禁毒等内容进行科普宣传;新增48个电动车充电桩,并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上门宣讲,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儒林大街的蝶变,离不开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天园街党政办(人大办)主任贾永纲介绍,人大天园街道工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开展民生微实事票选、专题接待、代表议事会等活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将群众呼声、代表建议融入城中村综合治理方案中,推动城中村治理从“单一基层治理”向“多方协商治理”转变。

聚焦“城中村老旧楼房密集、公共设施配套缺失、公共服务空间稀缺”等基层社会治理难题,通过采用视察监督、实地调研、人大代表“随手拍”等方式,联合区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开展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儒林大街消防设施陈旧、各类线路老化、下水道堵塞、科新路水浸及非机动车乱停放等民生热点问题。

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做好群众服务工作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着独特优势。天河区人大代表、广东越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熙表示,人大代表在调研过程中,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收集社情民意,能够将过程中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反映给政府部门,并督促政府部门尽快落实解决。同时,代表们来自各个领域,能够关注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提出问题和建议的维度更加立体和丰满,能够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骏景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赵熙介绍,在日常接待选民群众时,他会收到来自居民的各种诉求。“对于矛盾较为集中的问题,我们会开展调研走访,了解真实的情况,倾听各方的想法,然后将群众的诉求反映给相关的职能部门,大家共同协调和推进。后续我们还会继续跟进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确保群众满意。”他说。

此外,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也积极发挥着各自的专业优势,全力做好民生服务。作为医疗卫生线的代表,在日常工作和履职过程中,天河区人大代表、天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冷嫦顺最关心和关注的是居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她坦言,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异地就医问题。

她表示,此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在人大代表、政府、机构等多方的共同推动下,天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今年也实现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外地居民可以使用异地医保,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