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
(资料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厦门夏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夏商电子商务”)的支付业务许可已于2023年5月5日主动申请注销。注销后,原夏商多用途预付卡将转为单用途预付卡经营。
在新一轮牌照续展大考中,夏商电子商务选择了弃考。随着监管趋严,中小支付机构面临展业压力。《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央行累计注销的支付牌照已达80张,仅今年以来就有10张支付牌照被注销。
“移动支付兴起带动整体商业逻辑发生变化,叠加持牌机构的合规压力,部分预付卡机构会在综合考虑后选择退出。”5月18日,博通分析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多转单”
5月15日,夏商电子商务官网发布关于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公告。公告指出,由于夏商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报央行批复同意,正式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夏商卡业务调整为夏商单用途卡业务。
公告还显示,公司将按照《支付业务许可证》注销的指引和要求,制定完备的夏商多用途预付卡转为夏商单用途预付卡的执行计划和流程方案。具体来看,自2023年7月1日开始,原夏商多用途预付卡转为夏商单用途预付卡经营,持卡客户可继续在夏商集团自有商户各网点使用,也可以根据相关制度选择办理预约赎回。
多用途预付卡是什么?其与单用途预付卡又有哪些不一样呢?
王蓬博表示,多用途预付卡和单用途预付卡,使用权限是不一样的。多用途预付卡,相当于可以凭借单张卡片在多个行业和多个场景使用,单用途预付卡只能在单一的场景使用。此外,多用途预付卡属央行管辖,需要企业申请预付卡牌照,单用途预付卡归商务部管,不用申请牌照。
“企业声明多用途预付卡转为单用途卡其实是指其自身业务的转型,放弃了央行发布的预付卡牌照。”他表示。
夏商电子商务首次取得支付牌照是在2013年7月6日,为第六批支付机构,业务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覆盖范围为福建省。如果正常运营,夏商电子商务将在2023年7月迎来新一轮牌照续展考验。此前,夏商卡主要服务于夏商集团旗下百货商场、生鲜超市、文化餐饮和文旅酒店等领域商户。
此外,2021年7月,夏商电子商务因“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事项”,被央行厦门中心支行罚款3万元。
今年已注销10张支付牌照
近期,第三方支付行业消息不断,部分机构痛失牌照,部分机构重启业务。记者梳理发现,夏商电子商务是年内第10张被注销的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央行已累计注销80张支付牌照,业务类型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机构数量占比达86%,其余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以及数字电视支付等业务。
对此,王蓬博指出,从行业角度来看,支付牌照注销多发生在预付卡发行和受理机构身上。主要原因在于移动支付兴起带动整体商业逻辑的变化,同时备付金相关管理规定、税收政策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原有模式的预付卡持牌机构的业绩,同时叠加持牌机构的合规压力,预付卡机构在综合考虑后选择退出。
相比互联网支付牌照和银行卡收单牌照,预付卡牌照具有一定局限性,通常只能在单一地区展业,单纯地依靠预付卡业务实现盈利的机构并不多,很多预付卡机构都出现了亏损。
此前,在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有预付卡机构股权被拍卖,部分拍卖显示0人报名,有机构在进行第二次拍卖时,起拍价有了大幅下降,却依然无人问津。可以看出,预付卡牌照想找到买家也并不容易。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预付卡牌照遭遇时代困境。一方面,从行业来看,目前预付类业务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原本主打线下的预付卡业务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一些预付卡机构只拥有部分地区的经营资质,展业范围受限,再加上机构自身方向不明确,没有及时谋求合适的转型路线,导致其处于展业窘境,甚至无奈停止了预付卡业务。
据她预测,后续将会有更多机构选择主动注销预付卡业务牌照,但目前也可以观察到,预付类业务依然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机构积极求变。例如,利用新技术探索将可编程、可追溯特性与智能合约结合起来,并落地到预付类业务中,尤其是数字人民币在租房、教育培训等场景的应用,使得预付类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前景具备了更多可能。
王蓬博也表示,目前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已趋向成熟,整体基数较大,且C端流量逐渐见顶。未来,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将主要得益于长尾效应的延续,和数字化加速带来的企业增值服务。此外,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人民币的推广都会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量。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