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8月8日,农历六月二十二,迎来今年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过去在盐城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健康生活不无关系。而立秋之后,人们自然忘不了吃,按照老一辈盐城人的话说,叫作“贴秋膘”。

“过去,立秋这天讲究‘咬秋’。就是在立秋当天,买个西瓜回来吃吃,为的是这一年里‘不生疙瘩,不害疮’,也有一说是此后的日子里不会拉肚子。”8月6日,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在由该馆承办的立秋主题系列读书活动上介绍,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所以立秋了,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另外,过去因为没有空调、冰箱,酷暑难耐,寝食难安,不少人会“疰夏”,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所谓“疰夏”,即伏天人们胃口差,不少人会因此消瘦。在古代,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增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就要“补”,弥补的办法首选吃肉,“以肉贴膘”。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除了“贴秋膘”,盐城还有“摸秋”的习俗。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立秋之夜,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那么,“摸秋”一说又是从哪来的呢?“相传元末,盐城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王登佐说,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这支起义军到了串场河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几个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战士治罪。

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不过,现代人基本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掉‘膘’,反而不少人因为身上的‘膘’太多而苦恼,所以‘贴秋膘’早已演化为秋季进补的代名词。”王登佐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