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苗瑞祥

率先“垂”范,因势而动。7月1日起,垂钓爱好者可在滇池流域已划定的37个区域垂钓。规定“小变动”,收获“大欢喜”。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不就是一项钓鱼规定的尝试?但是,在该政策其背后,却有着多方面的统筹规划与具体考量。

垂钓作为一项古老的休闲活动,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近年来钓鱼相关技术提升进而导致的不合理捕捞、过度垂钓行为,致使技术型“竭泽而渔”终成噩梦,生态环境遭恶化。

为了保护水域资源,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市滇池管理局于2022年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昆明市长江流域禁捕水域垂钓管理的通告》,并在滇池流域划定了37个可垂钓区域。

合情合理、因地制宜设置“规矩”,是为了“年年有鱼”。长江流域禁捕水域(含滇池流域重点水域)的设立,及时、有效弥补了由于技术提升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有效地防止了过度捕捞和垂钓行为的弊端。禁钓期、夜间垂钓等规定,则保证了鱼类繁殖和生长的时间,有利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这些规定的实施,在有效封堵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漏洞”的同时,更有助于维护水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垂钓,修心养性也,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休闲活动,对于许多市民来说,是一种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的方式。新划定的37个区域垂钓政策,有效疏解了钓鱼爱好垂钓的内心需求。通过划定可垂钓区域,政策充分考虑了市民的垂钓需求,提供了合法、安全的垂钓场所。同时,垂钓爱好者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云渔通”或致电属地县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查询垂钓区域,并进行备案。不仅方便了垂钓爱好者,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对垂钓活动的管理和维护;既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又兼顾民众爱好,可谓疏堵结合,更加疏“心”。

同时,该政策规定了每人每天钓获物不得超过3公斤,并禁止交易钓获物。这些规定的制定,一方面能够避免过度捕捞和浪费水域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保护垂钓活动的公平性和纯粹性。通过限制每人每天的钓获量,政策鼓励垂钓者注重垂钓过程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而非仅仅追求数量和利益。

诚然,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也是关键。除了划定可垂钓区域外,政策还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依法查处非法捕捞和垂钓行为。好的政策贵在执行,更在大家的遵守。只有通过严格的执法和监管,才能有效地防止非法捕捞和损害水域生态环境的行为,形成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

“疏堵结合”新规定的实施,既保护了水域资源,又满足了市民的垂钓需求,在保护和利用水域资源上取得了平衡。垂钓爱好者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安心垂钓,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该政策也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做出了贡献。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加强对垂钓活动的管理和监管,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