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转自:南京晨报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碳中和的重要抓手,近三年行业实现蓬勃发展。该板块近期的表现如何?未来有哪些投资机会?近日,记者采访了南京证券研究员张儒成。
张儒成表示,根据EV Sales统计,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从2019年的219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644万辆,年复合增速达到71%。在基数不断升高,国内渗透率突破30%后,对高景气度能否维持的担忧也压制着板块。近一个月CS新能车指数下跌1.33%,跑输沪深300指数5.03个百分点。
张儒成告诉记者,随着技术成熟和产品力提升,国内电动车市场已实现由此前补贴政策驱动向优质供给驱动的切换,呈现出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而欧美先后出台强力刺激政策,叠加海外传统车企持续发力电动化转型,政策和供给端齐发力,有望取得更快增长。而从渗透率角度来看,尽管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已历经两年高速发展,但2022年全球渗透率预计仅有13%左右。结合各国目标制定的双碳以及禁燃目标,目前仍有较大渗透率提升空间。因此新能源车行业中长期高景气度有望延续,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310万辆,2021-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36%。目前行业指数PE(TTM)已回调到历史12%分位左右,安全边际较为显著。
受益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先发优势,国内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产业链集群,进而具备较强的技术、成本和规模优势。目前诸多环节均已占据全球较大市场份额,如动力电池环节,2021年全球装机量前十名中,国内企业占据六席,其中宁德时代更是以33%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随着全球电动化的持续推进,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充分受益。
而随着终端需求的快速增长,行业大多数环节都处于供需相对偏紧的态势,因此各环节基本均处于盈利能力高位。
综上所述,在中美欧三大市场的全球共振下,电动车行业仍有望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动力电池作为核心增量零部件,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长期来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受益全球电动化,并且持续进行一体化布局,行业地位稳固。短期来看,电池企业技术壁垒相对较高,且行业格局稳固,龙头企业规模优势显著。并且随着原材料产能陆续投放,供需紧张格局有望缓解,电池企业盈利有望修复。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出预期;行业竞争超出预期;技术迭代超出预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许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