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受损前的范晓蕾。 (受访者供图/图)


(资料图)

一支针头刺入自己的右眼,范晓蕾看不见它的模样。

右眼玻璃体内的液体随即被抽走,尔后,0.7毫升八氟丙烷气体缓缓注入。时隔8年,范晓蕾已经忘记了气体入眼时的感觉,却记得注气完毕,她看见了一团黑色的雾气。

那团黑雾本该令她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然而,此后她却在黑雾中越陷越深。

这不是一场复杂的治疗。2015年9月,还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的范晓蕾因右眼不适前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主治医生推荐她前往一家私立医院熙仁医院接受气术治疗。意想不到的是,术后右眼疼痛,视力也由0.8逐步下降至0.02。

最初,范晓蕾以为,气体质量问题是元凶。但当她发现涉事生产商实际只有工业用八氟丙烷生产资质时,她开始追究整个链条的责任:气体生产、经销商要为非医疗用气进入医院医用负责;医院则更应为使用非医疗品对患者施治负责。

从河北邢台走出、历经10年苦读方才走上北大教师岗位的范晓蕾自此开启了人生中另一场漫长的“战争”。从2016年开始,她先后起诉了两家涉事医院、两家八氟丙烷经销商和一家生产商。一场诉讼耗时3年有余,2019年海淀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熙仁医院使用的八氟丙烷气体为非医用气体、非医疗产品,应承担全部责任。北普及北氧公司在未取得八氟丙烷经营许可的情况下销售该气体,同样存在过错,两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华特公司和北医三院被认定无过错。但范晓蕾并不满意,继续上诉,目前二审仍未有下文。

这本是一个不为多人知晓的故事。直到2023年3月,范晓蕾登上一个视频自媒体的访谈节目,讲述了8年来的经历。有网友在这一走红视频下留言:当北大教师在面对医疗纠纷都如此困难之际,普通人又当如何自处?

视力0.02的世界

第一次知晓范晓蕾故事的人总会去看那只受伤的右眼。

2023年3月,视频自媒体“北京青年X壹次访谈录”员工三三第一次见到范晓蕾时,特意盯着她的右眼看了一阵,“我好像看不出来跟我们正常人的眼睛有什么大的区别”。

3个月后,当范晓蕾一身玫瑰红的运动装,坐在北大办公室时,南方周末记者也努力观察着她的右眼,试图寻找那只眼睛的不同之处。

这位39岁的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留着齐脖颈的短发,眼镜镜片后,右眼几乎与常人无异,只是眼皮比左眼耷拉得稍多些,显得有些“沉重”。

据范晓蕾的病历及司法鉴定文书,2015至2016年间,她的右眼视力在0.1至0.03内波动。至2019年,其已降至0.02,范晓蕾形容,她的右眼眼前有光感,但看物如同隔着一片磨砂玻璃。

这个世界在她的眼中呈现出另一种样貌:右眼刚受伤时,范晓蕾觉得眼前有一层塑料薄膜,看不真切。她常在半夜上厕所时闭上左眼,尝试能否只用右眼看清卫生间瓷砖的纹路。8年后,薄膜遮挡的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