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茅台召开。本届圆桌会由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与茅台集团共同主办。
围绕“巩固提升原产地主产区优势,全力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主题,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李保芳做主题发言。
【资料图】
李保芳认为,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牢牢把握白酒产业发展形势,切实找准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白酒看贵州”已成态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
首先,他表示,总体上看,贵州白酒产业发展是健康的,正朝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主要表面在三个方面:
一是茅台带动有力。这些年,茅台始终站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和产业发展的高度,坚持“抓自身发展、促产业并进”并重,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断增强,并将长期保持、不会减弱。
二是腰部企业给力。习酒、国台、金沙、珍酒、钓鱼台、董酒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潜心发展、同心出力,对全省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度已成举足轻重之势。尤为可喜的是,他们的基础在增强,能力在增强,后劲在增强,未来几年一定还会有更好的变化。
三是行业集合发力。全行业观念的转变、格局的转变,大家都在集中发力提品质、做市场、创品牌,“竞合”氛围越来越好,发展劲头越来越足,整体品牌越来越强,竞争能力、规模实力明显提升。
综上,贵州白酒产业呈现出最有活力、最具成长性、最有影响力的产区特征。
从品类发展和市场表现看,酱香型白酒从2021年的高点回归理性发展期,步入品牌实力、品质实力、资金实力、产业耐力和企业战略等多维度的系统竞争阶段。这样的调整,是有利于行业和品类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据省内重点企业消费端监测数据,消费场景的恢复带动了终端消费,开瓶率和回款率好于同期。
基于此,李保芳认为破解关键制约是目标所在。客观上看,贵州省白酒产业面临扩产能、去库存、优结构、拓市场等多重压力,产业发展要素和配套趋紧。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产业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数量多但小微企业占比大,产能分散且优质产能不足,产品结构多元但自主品牌少,营销模式和价格体系趋同,市场化整合资源能力弱,竞争力不足;
二是产业基础设施滞后。水电气讯等生产要素保障未能与产能扩张同步,道路、供水、电力、用气、网络、污水处理能力已不同程度出现缺口,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是产业人力资源储备不足。随着产能释放,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关键岗位出现数量、年龄和技能的不同断层,产业综合管理、数字化、品牌和资本运营等人才缺乏。
四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还需提升。同时,产品设计、产业教育、检验检测、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也还比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