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冠脉支架是我国首个进行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的品种,第一个采购周期马上就要到期了。今天(11月29日),国家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在江苏常州进行了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下一个周期的接续采购工作。


(相关资料图)

上午九时,申报企业开始递交申报材料,经公证人员审核后,会议工作人员公布了企业申报信息。此次国家组织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申报共有3696家医疗机构参与报量,相比第一次集采增加了1288家,医疗机构共填报需求量186.5万个。

某外资企业代表 胡骏:因为我们作为外资企业来讲,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带量采购之后,我觉得对于企业、政府、百姓来说,应该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此次冠脉支架接续将采购周期由此前的2年延长至3年,一方面降低了再次开展接续工作的频率,节约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形成长期稳定预期,保证市场格局在更长一段时间内的稳定,促使企业能够将一部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研发创新中。

此次接续采购,在规则上也有很多优化。比如此前未能中标的企业产品和这两年间获批的新产品也能参与其中,通过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方式,给企业充分的机会进行竞争。

本次接续采购简化了采购规则,规定报价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即可获得拟中选资格,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企业均能够获得中选资格。此前未中选产品与新产品只要接受最高有效申报价,即可参与集采,给予了未中选产品充分机会,缓解了新获批产品赶不上国采的困境,推动临床使用向更高技术水平发展。

同时,通过梯度分配约定采购量,促进企业充分竞争,充分发挥集采“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效应,引导企业合理降价以获取更多的约定采购量。

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顾海:本身以前没有参加中标的,如果其他企业也想投,只要符合这个条件也可以参加,所以有更多的未中标的企业和未中标的品种进来,等于增加了供给。无论在品种量还是企业的数量方面都有了增加,通过充分竞争,价格也会更下来一点。

冠脉支架首个采购周期为两年,从2021年1月1日正式落地,各地患者用上了质优价廉的医药产品,目前,降价的中选品种在临床使用上达到了169万套,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11月27日,江苏常州40岁的市民刘叶峰因胸闷被紧急送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经医生检查为急性心肌梗死。随即医生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植入了2个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转危为安,而当听到一个冠脉支架仅需590元,刘叶峰惊讶不已。

冠脉支架作为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第一单”, 中选品种平均价格700元左右,平均降幅达93%,相关产品于2021年1月落地。在第一个协议期内,医疗机构共使用了169万套中选冠脉支架,达到全年协议采购量的1.6倍,为全国节约费用超179亿元。患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的可负担性大大提升,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PCI手术量相比2020年增长超40%,充分发挥集采成效,切实降低了群众负担。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杨晓宇:我们现在每个月大概有100多例患者需要进行冠脉介入治疗,这些患者都是采用集采支架,我们也跟供应商事先沟通,让他们配备不同型号的支架,有多个品牌可供选择,能够满足患者临床的需要。

此次接续采购又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参与采购报量,共有3696家医疗机构参与,相比第一批集采增加了1288家,共填报需求量186.5万个,是第一批集采的1.7倍,体现出医疗机构对集采政策的高度认同。

随着集采的深入开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集采产品面临采购周期到期的情况,集采到期后的接续工作如何进行?此次国家集采冠脉支架的接续采购也为其他集采产品的续约提供了参考。

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对药品开展了7批集采,对冠脉支架、骨科等高值医用耗材开展了三批集采。各地也广泛开展了省级和区域联盟集采,中选产品显著降低患者就医负担。随着地方积极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各地陆续面临着产品接续问题。

目前,国家尚未针对国家组织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颁布专门政策文件,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展冠脉支架接续工作可以提升行政效率,尽可能杜绝出现地方接续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降低企业四处投标的成本,可以最大程度稳定价格水平,协调地方间的价格差异,保证各地处于同一个价格水平,并为后续接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