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许 洁

不知不觉中,“双12”已经来到了第十年。2013年诞生的“双12”被认为是中国电商的分水岭。它正式宣告中国电商从价格导向时代进入了品牌导向时代,传统企业在电商平台取得了良好业绩,看到了电商无法替代的价值,从而积极布局。

在随后的发展中,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2017年,仅仅淘宝“双12”的交易额就突破了1000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迅速增长到了2000亿元,发展势头堪称迅猛。但发展中,“既生瑜何生亮”的声音一直存在,有了“双11”这个大哥,“双12”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首先,进一步帮助商家优化库存。如果说“双11”让运营能力和资源更强的品牌商得到了更多的流量曝光和用户关注,那么,“双12”的出现则让中小商家通过这个机会来进一步优化库存。此外,“双11”销量不如预期的品牌和商家也可以趁“双12”减轻库存压力,降低损失。可以说,“双12”的存在无疑为企业年底的库存去化又上了一重保险。

其次,赋予商家新品曝光的机会。12月份对卖家来说意味着一年之中最后的爆单机会,也是展示来年新品的绝佳机会。一位酒企的人士就对笔者称,公司“双12”在各大电商平台不做其他运营,只负责上新,“销量与否不重要”。

最后,“双12”也为平抑供应链需求波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消费者大多是按需购买,每年上半年的“618”,下半年的“双11”和“双12”,这三个重大的促销节日组合在一起,通过电商的平台属性以及数字化技术赋能,让商家以及背后的供应链能够看到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去满足这些需求,使得整个供应链全年都处于一个相对分散可控的状态。

当然,“双12”的价值不仅仅是以上这些,每个“大促”都是物流的练兵场,是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的加速器。“双12”的出现也让物流企业得到了业绩释放的机会。

要说“双12”亟须改进的一点是什么,那就是要加大线下商业的参与和联动,即便电商发展到今天,对于整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占比也不超过30%,线下依然是当下中国消费的主力渠道。如何让线下商业玩转“双12”,是各个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