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5日讯 (记者 苏兰)记者今天从海关总署获悉,中国海关深入推进全国禁毒“清源断流”专项行动,将打击毒品走私列为全国海关“国门利剑”联合行动的重点,通过强化边境查缉、突出专项打击、深化合成作战、夯实基础工作等举措,全力推动海关缉毒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年以来,共立案侦办走私毒品犯罪案件1037起,查获可卡因、冰毒等各类毒品5.3吨。

据介绍,海关缉私部门组织开展“使命”缉毒专项行动,将西南边境缉毒工作列为行动重点,部署加强源自“金三角”的毒品查缉力度,构建“边境一线堵,内陆二线拦,货运和寄递渠道同步的立体查缉体系”。加大对边境海关缉私部门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查缉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记者获悉,近年来,走私、贩毒人员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进行勾连,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涉毒信息,使用互联网社交软件组群通联,采用虚拟货币等方式在线支付毒资,通过邮递、快件等方式进行毒品传递,交易各环节不见人。

针对走私、贩卖新兴毒品隐蔽性强、团伙性突出的特点,海关缉私部门根据阶段性毒情态势,及时组织集群打击、专项打击,行动战果突出。比如,2022年以来,针对γ-羟基丁酸、三唑仑等毒品走私案件高发,贵阳、南京、上海等直属海关缉私局开展集群打击,缴获γ-羟基丁酸约2240毫升、三唑仑2167粒,抓获犯罪嫌疑人183名,为减少毒品危害、持续净化社会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海关不断完善情报导查、区域协作、部门联动的缉毒工作机制。一方面海关缉私部门加强与海关监管、风险部门的缉毒合作,实现部门间信息联合共享、风险联合研判、后续联合处置。在部分直属海关建立“风险防控及打击专案专班”,对毒品走私案件实行快速接案、快速鉴定、快速侦办、快速反馈。口岸查获涉毒邮包后,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处置流程标准化、线索摸排扩大化、查缉成效最大化。

全国各地海关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缉毒工作效能。一是加强缉毒战法研究,搜集各口岸查获的典型案例,及时总结新规律、新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新举措、新战法。二是提升科技在缉毒工作中的运用水平,在重点口岸研发预警监控打击平台,有效提升对嫌疑目标的查控能力。三是强化岗位练兵,针对缉毒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海关缉私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经常性、分层级组织形式多样的缉毒培训,不断提升民警缉毒工作能力。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依然复杂多变的禁毒形势,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将继续坚定责任担当,忠实履职尽责,坚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针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推出新战法,深入推进“清源断流”“国门利剑”“使命”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打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毒品走私犯罪,为持续减少毒品危害、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推荐内容